<nav id="csu4m"><strong id="csu4m"></strong></nav>
  • <menu id="csu4m"><tt id="csu4m"></tt></menu>
  •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信息 > 理財專欄 > 正文
    說說“閑錢投資”
    時間:2022-03-28 字號: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市場的急劇震蕩,仍然讓我們心有余悸。市場罕見的連續調整,如果我們每天都全神貫注,難免會受到情緒和市場各種聲音的影響,我們可能會不斷問自己:持有的基金出現了回撤,是持有觀望、是贖回止損、還是抄底加倉呢?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模擬圖,盡管是模擬,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現實中類似市場走勢的一種抽象概括。

    1.png

    近期的市場仿佛如圖中右側這樣不斷下探,而下探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都會有許多曲折與反復,在這種無法預測持續時長的時間段中,我們會經常聽到許多對于投資的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加倉抄底”的聲音。

    當中的邏輯不無道理,不論是去測算市場估值水平的高低,還是去觀察偏股型基金發行規模的“冰點”,亦或是再用基金的長期收益強化信心,都非常有說服力,看起來也確實到了抄底加倉的時候,但是這里面是否忽略了我們普通投資者個人或者家庭的實際情況。

    因為,一旦有這種想法,就有可能拋棄了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的“閑錢投資”原則。

    除非事后來看,否則沒人會提前知道底在哪里。就拿上面的模擬圖來說,可能在右邊第一個第二個底出來的時候,就有人喊該抄底了,并且給出了許多非常合理的理由。但隨后可能還有好幾輪的調整,我們無法排除這種風險,正如我們無法預知近期地緣沖突帶來的“黑天鵝”事件一樣。

    如果我們心心念去抄底,大概率會想要“搏一把”,這樣就有可能投入了原本不是計劃投資基金的資金進去。但市場不會時時刻刻按照我們的心愿來給出價格,很有可能就抄在了半山腰。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突然又要用到這筆錢,該怎么辦呢?

    其實,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中最大的風險,除了浮虧之外,可能就是因為要用錢的時候正好趕上市場不好,被迫贖回,將浮虧變為真虧。

    也因此,在市場底部,或者底部區間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可能都不是去抄底加倉,而是在比較艱難的市場環境下,再次審視自己的家庭財務規劃,量力而行。比盲目抄底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財務健康,讓家庭資金能夠有效運轉,讓生活質量能夠穩定有序,擁有健康的現金流,有足夠應對突發狀況的備用金。

    畢竟基金投資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為了抄底加倉用了生活中別的錢,甚至去加杠桿,使得整個家庭資產都冒了很大的風險。

    這里又不得不提到我們曾經和大家分享的“四個口袋”,也就是固定支出的口袋、日常開銷的口袋、保障及保險的口袋,最后才是長錢的投資口袋。至于每個口袋里要配置多少錢,還是要和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在進行投資前做好風險評測工作。

    彼得?林奇也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權益類資產之前首先要重新檢查一下自己和家庭的財務預算情況。如果這筆打算投進股市或者權益類基金的錢,在兩三年之內有要拿出來用于孩子上學或者購置房屋之類的需求,那么就不應該把這筆錢用來投資。

    因此我們也強調期限與標的之間匹配。曾經有一位讀者也在后臺和我們分享過他總結的三種錯配情況:一是時間上匹配的誤區,短期不用的錢投入權益類,長期不用的錢投入貨幣類;二是風險等級上匹配的誤區,買入產品的時候只考慮收益,不考慮在發生一些極端情況下,自身家庭情況能否正常應付;三是投入的精力上匹配的誤區,花大量精力在對比標的上,卻對家庭資產全貌和資產配置缺乏整體了解。

    其實,如果沒有極端情況的話,股票市場未來10年到20年的趨勢,相對來說是可以預見的,但至于未來兩三年內股票的價格是漲還是跌,對于這個問題預測的準確概率可能就和扔硬幣猜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

    所以說,假如我們為了抄底,而去把原本用于家庭其他剛性需求的錢投進權益類資產,那么就偏離了基金投資的初心,一點點市場風吹草動可能都會讓我們無比焦慮,而在極端市場情況下,甚至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且難以逆轉的負面影響,真的有可能會得不償失。

    不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只有我們真的堅持“閑錢投資”,堅持用不著急的錢做不著急的投資,我們才能面對市場更加從容,并且也能幫助我們抵御短期恐懼心理帶來的挑戰,避免我們在匆忙中做出錯誤的決定,特別是那種“我一定得做點什么,不行就賣了吧至少不會虧得更多”的心態,或者是“看來市場差不多了,不如借點錢去抄底加倉賺一票”的非理性投資行為。

    理性認識市場,投資量力而行。

    <完>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鸸芾砣斯静槐WC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不能預示未來收益。詳情請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基金份額發售公告?;鹜顿Y有風險,請審慎選擇。


    APP下載

    微信公眾號

    av 手机
    <nav id="csu4m"><strong id="csu4m"></strong></nav>
  • <menu id="csu4m"><tt id="csu4m"></tt></menu>